市政辦發(fā)〔2016〕81號《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zhuǎn)發(fā)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財政局關于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實施意見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zhuǎn)發(fā)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財政局關于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實施意見的通知》
市政辦發(fā)〔2016〕81號
各區(qū)、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財政局《關于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的實施意見》已經(jīng)市政府同意,現(xiàn)轉(zhuǎn)發(fā)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zhí)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10月19日
關于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的實施意見
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市財政局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zhuǎn)發(fā)文化部等部門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15〕37號)、《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zhuǎn)發(fā)省文化廳等部門關于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陜政辦發(fā)〔2016〕14號)精神,進一步提高我市公共演出服務水平,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共演出的需求,擴大對外文化交流,提升我市國際影響力,根據(jù)《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文化廳〈關于全面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的指導意見〉》(陜財辦教〔2014〕215號)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市政辦發(fā)〔2015〕8號)要求,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努力將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演出服務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與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發(fā)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的作用,推動公共演出服務社會化發(fā)展,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公共演出服務供給機制,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優(yōu)質(zhì)、高效的公共演出服務,促進我市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突出為民。著眼于公共性、公益性,保基本、促公平,體現(xiàn)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引導支持文藝院團深入基層開展惠民演出。
(二)堅持導向、確保質(zhì)量。納入購買的公共演出,必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群眾喜聞樂見。
(三)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建立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演出服務的工作機制。堅持風險和責任對等原則,規(guī)范政府和社會力量的合作關系。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fā)揮社會組織的力量,引導文藝院團和各類演出機構提供高質(zhì)量演出服務,取得群眾滿意的效果。
(四)加強管理、不斷完善。規(guī)范運行程序,加強績效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健全具有西安特色的購買公共演出服務機制。
三、目標任務
在我市各級政府逐步建立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體系,形成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相適應、覆蓋城鄉(xiāng)的公共演出供給機制,不斷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十三五”期間,市政府每年為全市基層群眾購買不少于1500場公共演出,為全市每個行政村每月購買一場公益性電影。市、區(qū)(縣)聯(lián)動開展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圍繞“一帶一路”戰(zhàn)略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政府交流與民間交流相結合,推動具有西安特色的優(yōu)秀文化項目與國際交流融合。
四、購買內(nèi)容及方式
政府分別采取精品劇目購買、惠民演出補助、重大文化活動項目補助等方式對公益性演出、電影放映、文化交流演出等活動給予資金支持和補助。
(一)精品劇目購買。我市各類文藝院團創(chuàng)作排練的優(yōu)秀精品劇目在本市的展演活動(獲得國家、省、市獎項的優(yōu)秀劇目以及獲得國家藝術基金扶持的劇目)。
(二)惠民演出補助。參照《西安市千場戲劇惠民演出活動管理辦法》和《西安市公益電影放映管理辦法》,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由文化部門組織開展的面向農(nóng)村、企業(yè)、高校、部隊、社區(qū)等基層單位的惠民演出、公益性電影放映,按演出、放映場次給予補助。
(三)重大文化活動項目補助。市委、市政府舉辦的對外文化交流合作與推廣、我市各級各類專業(yè)文藝院團對外友好交流活動及國外或市外文藝院團來我市進行交流演出,按活動項目一次性給予補助。
五、購買對象
(一)我市優(yōu)秀專業(yè)藝術表演團體,包括市級藝術表演團體、區(qū)(縣)級藝術表演團體、民營藝術表演團體。藝術團體應具有專業(yè)資質(zhì),較強演出陣容和較大社會影響力。
(二)與我市有文化交流合作項目的外省、市及國外相關文藝演出機構及我市相關活動的主辦單位。
(三)我市公益性電影放映單位。
六、購買或補助標準
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堅持保本微利原則,分類確定價格,購買價格和補助標準根據(jù)市場變化和演出質(zhì)量可適當上下浮動。每年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購買或補助演出劇目。
(一)精品劇目購買。政府每年計劃安排我市文藝院團15—20場優(yōu)秀精品劇目向社會進行公演(具體標準見表一)。
(二)惠民演出補助。政府每年計劃安排我市文藝院團1500場(含省、縣配套場次)各類劇目向群眾公演(具體標準見表二)。
(三)公益性電影放映補助。政府每年安排33660場公益性電影向群眾免費放映(每月每個行政村一場),市、縣財政每場共補助100元。
(四)重大文化活動項目補助。政府每年安排3—5項我市文化“走出去”和“請進來”交流活動,每項交流活動安排100—200萬元。我市文藝院團赴市外、國外,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演出,政府對項目進行一次性補助,綜合考慮地域、交通、人數(shù)、場次等因素,每項活動安排100—200萬元。國外或外省市文藝院團來我市進行交流演出,在劇場租用、媒體宣傳、落地接待等方面給予相關演出機構及活動主辦方一定的補助。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文廣新局、市財政局聯(lián)合成立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對年度計劃、經(jīng)費安排、組織實施、監(jiān)督檢查、績效考評等重大事項進行周密安排。各部門分工協(xié)作,密切配合,切實抓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落實,并指導區(qū)(縣)積極開展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工作。
(二)落實經(jīng)費保障。政府購買公共演出服務所需資金列入財政年度預算,堅持以事定費、費隨事轉(zhuǎn)、臺賬管理,根據(jù)年度購買實際分批次下達。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每年進行一次演出經(jīng)費核算,綜合分析市場行情、演出成本等因素,為編制下年度預算提供參考。資金使用情況接受審計部門的審計。
(三)制定配套辦法。市文廣新局會同市財政局在充分調(diào)研的基礎上制定具體支持辦法,明確補助標準。市文廣新局負責制定演出團體資格審查、劇目評審、演出類別認定以及演出確認等方面的管理辦法,市財政局負責制定專項資金管理和績效考評辦法,確保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工作規(guī)范運行。
(四)加強監(jiān)督檢查。市文廣新局、市財政局健全績效監(jiān)督評價機制,評價結果定期向社會公開,作為編制年度預算、選擇承接主體及演出院團參加重大評獎的重要依據(jù)。建立購買公共演出服務信用檔案,實行激勵和退出機制。對社會和商業(yè)信譽良好、連續(xù)兩年以上或多次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的承接主體,可予以優(yōu)先選用;對不認真履行合同,損害政府購買聲譽的,三年內(nèi)不得參與市級購買公共演出服務工作。
公文相關附件: 市政辦發(fā)81
![鄭州外資企業(yè)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http://www.dyerandpostasalon.com/weixin.jpg)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