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財資環(huán)〔2023〕68號《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fā)浙江省省級造地改田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fā)浙江省省級造地改田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浙財資環(huán)〔2023〕68號
各市、縣(市、區(qū))財政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省級造地改田資金使用管理,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績效,我們修訂了《浙江省省級造地改田資金管理辦法》,現(xiàn)予以印發(fā),請遵照執(zhí)行。
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2023年11月29日
浙江省省級造地改田資金管理辦法
為加強省級造地改田資金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落實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浙江省土地管理條例》《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實施意見》等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省級造地改田政策的資金來源主要為省級耕地開墾費收入、省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以下簡稱“新增費”)收入和省統(tǒng)籌補充耕地指標調劑收入。
第二條省級造地改田政策的資金主要用于土地整治、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質量提升和造地改田管理等方面。
省級造地改田政策統(tǒng)籌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管護資金、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和造地改田管理工作經費,分別納入省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先行資金、省水利建設與發(fā)展專項資金和省自然資源廳部門預算管理。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省級造地改田資金,是指由省級財政預算安排,由省財政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共同管理的用于支持耕地保護、土地整治等方面的轉移支付資金。
第四條省級造地改田資金按照“公開透明、突出重點、講求績效”的原則進行分配、使用和管理。
第五條本辦法實施期限原則上為三年。到期后,省自然資源廳應會同省財政廳對省級造地改田資金三年實施總體情況開展績效評價,根據(jù)評價結果,適時調整省級造地改田資金政策。
第二章 職責分工
第六條省財政廳牽頭制定省級造地改田資金管理辦法,負責資金預算安排,審核資金分配建議方案并及時下達資金預算,視情開展重點績效評價,指導地方加強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等。
第七條省自然資源廳負責研究制定國土空間規(guī)劃、耕地保護利用規(guī)劃、生態(tài)修復規(guī)劃等相關規(guī)劃、政策措施,根據(jù)收入預計,提出年度資金需求、分配建議方案和績效目標,會同省財政廳對資金使用情況組織監(jiān)督檢查,做好資金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指導地方加強項目和資金使用管理等。
第八條市、縣(市、區(qū))(以下簡稱“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根據(jù)資金支持范圍和重點,負責項目儲備、任務申報、資金分配、項目管理、資金監(jiān)管、監(jiān)督檢查、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和竣工驗收等具體工作。
第三章 資金支持范圍和分配方式
第九條省級造地改田資金根據(jù)資金來源分為省分成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返還資金(以下簡稱“省分成新增費返還資金”)和其他省級造地改田資金。
省級造地改田資金支持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建設、農村宅基地復墾、災毀耕地復墾、土地綜合整治、耕地管護與質量提升、補充耕地(墾造耕地和耕地功能恢復)、耕地保護數(shù)字化改革等。
第十條省級造地改田資金原則上采取因素法分配。
(一)省分成新增費返還資金,來源為省級上年度新增費收入的70%。按工作任務、省級新增費收入、財力狀況等因素分配,通過因素加權測算資金額度。具體分配因素和權重如下:
工作任務(60%)。根據(jù)省自然資源廳核定年度補充耕地、永久基本農田建設、建設用地復墾中的農村宅基地復墾耕地、災毀耕地復墾等目標任務確定分配因素,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資金分配。其中,農村宅基地復墾補助,以驗收備案的建設用地整治項目中的宅基地復墾耕地面積,按1萬元/畝確定;災毀耕地復墾補助,根據(jù)各地受災情況核定,復墾面積在20畝以上的,按水田3000元/畝、旱地1400元/畝確定。
省級新增費收入(30%)。根據(jù)上一年度各地繳入省級國庫的新增費收入確定。
財力狀況(10%)。根據(jù)省財政轉移支付分類分檔有關規(guī)定確定。
(二)其他省級造地改田資金,按補助標準因素分配。主要包括:
耕地保護補償。按照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范圍和上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確定的其他現(xiàn)狀耕地予以補助。
土地綜合整治精品工程獎補。根據(jù)省土地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對土地綜合整治工程的年度評定結果,對精品工程按一定額度予以補助。
省統(tǒng)籌補充耕地補助。省統(tǒng)籌補充耕地指標按規(guī)定收繳后,根據(jù)省政府確定的標準予以補助。
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明確的造地改田領域其他按規(guī)定補助的事項。
第十一條省財政廳和省自然資源廳可根據(jù)資金管理需要和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造地改田重點工作,適時優(yōu)化調整分配因素、分配權重等。
第四章 資金下達和使用
第十二條省自然資源廳會同省財政廳根據(j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相關工作計劃,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確定資金年度支持的工作任務。如有必要,由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jù)當?shù)卦斓馗奶锕ぷ鲗嶋H,按要求申報計劃任務,并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合規(guī)性負責。
省自然資源廳對各地上報的工作任務進行合規(guī)性、合理性審核或直接核定工作任務,提出資金分配建議和績效目標分解方案報省財政廳。
省財政廳審核資金分配建議方案后,會同省自然資源廳按不低于當年資金規(guī)模的70%提前下達下一年度資金;剩余資金待省人代會批準預算后30日內下達,并同步分解下達績效目標。市縣財政部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收到資金文件后,及時將資金分解到具體項目和任務。
第十三條資金可統(tǒng)籌安排用于本辦法規(guī)定的支持范圍,但不得用于樓堂館所建設、管理機構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償還舉借的債務等支出。
第十四條資金支付執(zhí)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有關規(guī)定。屬于政府采購管理范圍的,按照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guī)定執(zhí)行。市縣應加快預算執(zhí)行,切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結余結轉資金按照中央和省有關規(guī)定安排使用,對結余結轉資金規(guī)模較大的市縣,嚴格控制新增資金安排。
第五章 績效管理和監(jiān)督檢查
第十五條省自然資源廳應建立健全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完善績效目標管理,建立健全績效指標體系,定期組織開展績效評價,省財政廳可視情開展抽評或重點評價。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評價結果作為完善資金政策及預算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jù)??冃гu價結果達到優(yōu)良的,在資金分配時予以傾斜;績效評價結果差的,酌情扣減直至取消下一年度資金安排。
市縣自然資源、財政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按照“誰用款、誰負責”的原則,加強資金使用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開展資金全過程的績效管理,根據(jù)項目管理和實施情況組織實施績效目標申報、績效監(jiān)控和績效評價等工作,并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做好整改落實,確保績效目標如期完成。
第十六條資金使用管理接受審計、紀檢監(jiān)察、財政等部門的監(jiān)督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截留、擠占、挪用或騙取資金等違法違紀行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追究相應責任。各級財政部門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存在違反本辦法行為的,以及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國家有關規(guī)定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權機關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由省財政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負責解釋。市縣可根據(jù)本辦法和本地區(qū)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十八條各地要加強跨市補充耕地指標調劑收入使用管理,可結合本地區(qū)實際,制定具體管理辦法。指標調劑收益要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相關規(guī)定,通過預算安排用于耕地保護、農業(yè)生產和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fā)浙江省自然資源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浙財建〔2020〕20號)和《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浙江省農業(yè)農村廳關于印發(fā)省分成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分配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浙財資環(huán)〔2022〕42號)同時廢止。
![鄭州外資企業(yè)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http://www.dyerandpostasalon.com/weixin.jpg)
本文鏈接:http://www.dyerandpostasalon.com/policy/208990.html
本文關鍵詞: 浙財資環(huán), 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浙江省, 省級, 造地改田, 資金, 管理辦法,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