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看h,羞羞视频免费网站日本,国产原创在线视频,久热免费在线观看

專家:新能源補貼政策或于2020年全部取消

來源:          時間:2015-03-13 03:48:00

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如火如荼。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推廣新能源汽車,治理機動車尾氣,提高油品標準和質量。”這既體現了政府要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決心,也給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然而,對于如何發(fā)展新能源汽車,業(yè)界一直存在爭議。早在2012年,《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就已經明確,新能源汽車是指主要依靠新型動力驅動的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車不在其列。為了更好地推動新能源車的發(fā)展,我國還著力打造了39個新能源汽車推廣城市,這些城市的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不僅可以享受國家補貼,而且還有高額的地方補貼,此外,北、上、廣、深等限牌城市還對新能源車給予了免購置稅、免搖號等優(yōu)先措施。

“現在對于新能源車的補貼額度是太高了,不是太低了。”國家863“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jiān)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政府補貼的額度太高,新能源車就很難分出能力和水平的差距。比如一輛純電動客車,算上國家、省、市三級補貼,最高可以享受100萬元的補貼。在這種情況下,隨便一個企業(yè)生產純電動客車,都可以賺錢,這不符合優(yōu)勝劣汰的發(fā)展規(guī)律。

王秉剛表示,眾所周知,給予新能源汽車補貼,是希望在電池技術還沒有突破、成本又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鼓勵企業(yè)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同時鼓勵消費者進行購買。但現在的補貼已經變了味兒。“前幾年混合動力還有補貼的時候,一窩蜂地生產混合動力車型;后來混合動力不在補貼范圍之內,所有的混合動力項目全都被砍掉,這種跟著補貼走的做法是很有問題的。”

據王秉剛透露,目前,2015年到2020年的補貼政策已經基本確定,然而,2020年之后,所有的補貼政策可能會全部取消,因此,如果車企還盯著補貼看,終有一天會出大問題的。“沒有任何一個產業(yè)能夠靠補貼長期維持,如果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補貼之后,還沒有涌現出幾個拔尖的企業(yè),那說明這條路就是行不通的”。

當然,現實情況遠沒有那么糟糕。事實上,經過多年的積累,新能源汽車的寡頭效應已經慢慢體現出來,以比亞迪、上汽和長安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業(yè),已經在產品和技術上都走在了前列。去年,我國共銷售新能源汽車7.5萬輛,同比增長3.2倍。其中,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分別為4.5萬輛和3萬輛。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剛剛公布的數據也顯示,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6045輛,同比增長3倍。

數量上的迅速擴充,正是消費者對于新能源產品品質信任的一種表現。在電動化和智能化已經成為汽車行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兩大方向后,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已經把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而不是簡單地騙取財政補貼而已。政府主管部門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也不會一直是“放水養(yǎng)魚”的狀態(tài)。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現在僅僅處于起步階段,我們希望能夠放幾條鯰魚進來,把這池水攪活。現在放進來的鯰魚,希望起點能夠高一點,能夠不同于現有這些車型的技術水準,而不是放一批蝦米進來。進來以后,我們希望能夠把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技術標準、服務質量等方面做一個比較大的提升和改進。”

也就是說,在新能源這個大池子里“渾水摸魚”的好日子馬上就要結束了。對于汽車企業(yè)來說,是利用這還有政府補貼的5年時間狠抓研發(fā)和技術,還是拿一天補貼做一天新能源,考驗的是汽車企業(yè)的眼光和規(guī)劃。“等到2020年補貼政策取消后,哪些企業(yè)能夠將成本降下來,真正做到與汽油車相抗衡,哪些企業(yè)就是勝出者。”







鄭州外資企業(yè)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