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貨幣戰(zhàn)陰云密布 央行“繼續(xù)實施穩(wěn)健貨幣政策”
隨著全球央行降息大潮開啟以及歐版QE來襲,錢潮洶涌幾時休?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場以鄰為壑的競賽中,究竟誰能笑傲潮頭?
2015年2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的降準動作,已經隱約傳遞著外界澎湃的聲浪。而在2015年2月10日晚間,央行網站最新發(fā)布的《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繼續(xù)實施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用調結構的方式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在外匯占款投放基礎貨幣出現階段性放緩的情況下,增強主動提供基礎貨幣的能力,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短期流動性調節(jié)工具、常備借貸便利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創(chuàng)設中期借貸便利(MLF)和抵押補充貸款工具(PSL),引導金融機構向國家政策導向的實體經濟部門提供低成本資金。非對稱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增強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彈性,引導社會融資成本下行。”
對此,中金債券認為,更加注重松緊適度意味著貨幣政策態(tài)度逐步軟化,放松是大勢所趨。
全球央行加壓利率杠桿
今年以來,全球各大央行掀起一波降息狂潮。僅僅在1月,全球就有至少9家央行放松政策,包括歐洲央行、瑞士、加拿大、丹麥、印度、新加坡等主要經濟體先后采取意外行動。
除去以上國家,土耳其、羅馬尼亞、秘魯也都加入降息大軍,而新西蘭央行也暗示做好降息準備。進入2月后,降息的風潮繼續(xù)蔓延。2月3日,澳大利亞央行決定將基準利率降低25個基點,降至2.25%的新低,而這是澳央行在18個月來首次降息。
但隨著利率水平降至零乃至負利率,利率調節(jié)杠桿已經被壓到最低端并因此失效。有鑒于此,世界主要央行推動的QE(量化寬松)政策則展示出更為危險的前景。
貨幣狂潮肆虐,這個世界會好嗎?
開年以來,希臘退出歐元區(qū)風險重燃,為歐洲經濟增長前景蒙上陰影,低油價持續(xù)加大通縮風險,而美元走強為新興經濟體帶來威脅,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加大,全球經濟正面臨多重下行風險。
以鄰為壑零和博弈
從全球層面來看,一是美元將在中期內保持強勢;二是全球流動性方向將逐漸逆轉,表現為從外圍向美國回流;三是新興經濟體金融風險可能加劇。
這一切令人們回想起1997年,而貨幣戰(zhàn)才剛剛開始。
美銀美林本周發(fā)布的數據顯示,當前外匯波動率正處20年來所有非危機時期的最高水平。
一種衡量匯率變動的指標是基于全球20個主要經濟體的GDP來對貨幣進行加權計算,這項指標顯示當前的匯率波動處在二十年以來的第三高水平,僅低于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期以及雷曼兄弟倒閉以后的階段。
“如果別人都玩這個游戲,你就別無選擇,只有參與,否則你會落后。我們稱之為戰(zhàn)爭是因為它是零和游戲。有人贏,就有人輸。” 美銀美林全球匯率和貨幣研究主管David Woo預計,由于全球各國正在加入貨幣戰(zhàn),這種波動水平還會持續(xù)。
“如果中國決定參與貨幣戰(zhàn),會發(fā)生災難。因為中國的消費量占全球基本大宗商品總消費量的40%,大宗商品價格會崩潰。” David Woo認為。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本文關鍵詞: 全球, 貨幣戰(zhàn), 陰云密布, 央行, 穩(wěn)健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