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聯發(fā)〔2020〕15號《中國殘聯民政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村(社區(qū))殘疾人協會工作的意見》
中國殘聯民政部關于加強和改進村(社區(qū))殘疾人協會工作的意見
殘聯發(fā)〔2020〕15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殘聯、民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殘聯、民政局:
村(社區(qū))殘疾人協會(以下簡稱殘協)是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殘聯指導下,在村(社區(qū))“兩委”領導下,由村(社區(qū))內殘疾人及其親友和扶殘助殘人士等組成的殘疾人組織,是殘聯的最基層組織,承擔著直接聯系和服務殘疾人的重要任務。加強和改進村(社區(qū))殘協工作是加強和完善城鄉(xiāng)社區(qū)治理的重要內容,是深化基層殘聯改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要著力點,對于殘聯組織強基固本、履行職能、打通聯系和服務殘疾人的“最后一公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深入推進基層殘聯組織改革和服務創(chuàng)新,促進基層治理體系建設,現就加強和改進村(社區(qū))殘協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yè)重要論述,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xiāng)社區(qū)治理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鄉(xiāng)村治理的指導意見》以及《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改革方案》等要求,堅持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全面加強和改進村(社區(qū))殘協建設,切實保持和增強殘協的政治性、先進性和群眾性,密切與殘疾人的血肉聯系,切實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不斷提升服務殘疾人的能力和水平,團結引領殘疾人聽黨話、跟黨走。
二、具體措施
(一)堅持黨的領導,推動以黨建引領村(社區(qū))殘協建設。村(社區(qū))殘協要堅持黨的領導,在村(社區(qū))黨組織的領導下,履職盡責、開展工作,切實加強各項建設,以黨建引領殘協正確發(fā)展方向。充分發(fā)揮村(社區(qū))內殘疾人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惠殘政策,帶動殘疾人群眾積極參與殘協活動。加強殘協活動與村(社區(qū))黨組織活動的有效聯動,推動扶殘助殘工作融入黨建活動中。
(二)擴展村(社區(qū))殘協的代表面,進一步增強代表性。擴展村(社區(qū))殘協的代表面,廣泛吸納殘疾人及親友、村(社區(qū))“兩委”班子成員、村(居)民小組長、網格員、社會組織負責人、扶殘助殘愛心人士、志愿者等參與殘協工作,加強和充實殘協的工作力量。村(社區(qū))殘協一般設主席1名,可由村(社區(qū))“兩委”成員擔任;副主席2至3名,由殘疾人及親友代表、扶殘助殘人士等擔任;委員3至5名,由殘疾人及親友和各方面熱心服務殘疾人的代表擔任。村(社區(qū))殘協要按照殘疾類別或區(qū)域分布設立若干殘疾人小組,將轄區(qū)內殘疾人全部納入,實現對殘疾人“一個不能少”的組織覆蓋。
(三)明確村(社區(qū))殘協職責,切實發(fā)揮聯系、維權、服務等方面的基礎作用。村(社區(qū))殘協要經常性聯系轄區(qū)內各類殘疾人,上門入戶,走訪探視,及時了解掌握轄區(qū)內殘疾人的基本情況,廣泛宣傳殘疾人事業(yè)和相關惠殘政策,把黨和政府對殘疾人的關心關愛傳遞到殘疾人中。要積極主動向村(社區(qū))“兩委”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殘聯反映殘疾人的需求和愿望,協調幫助殘疾人解決困難和問題,組織殘疾人群眾參與民主協商、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要增強服務能力,依托村(社區(qū))綜合服務設施建立殘疾人活動和服務陣地,協助村(社區(qū))“兩委”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殘聯把惠殘助殘項目落實到殘疾人中,多為殘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服務,組織動員社會力量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助殘服務活動。探索吸納社工人才和助殘社會組織參與殘協工作,提供專業(yè)化服務。
(四)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加強村(社區(qū))殘協的規(guī)范化建設。村(社區(qū))殘協要建立健全需求調查制度,在動態(tài)了解持證殘疾人基本服務狀況和需求的基礎上,逐步掌握尚未持證但有服務需求的殘疾人基本情況。建立入戶訪視制度,特別是深入特殊困難殘疾人家庭,現場了解殘疾人真實情況,及時反映困難訴求,協調推動解決。建立檔案管理制度,轄區(qū)內殘疾人名冊和各項工作檔案要完整、規(guī)范。要有滿足工作需要的基本工作條件,推動無障礙設施建設;工作職責、規(guī)章制度等應上墻公示;加快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殘疾人需求與服務的動態(tài)管理。各地殘聯要制定考核辦法,加強對殘協工作的考核評估。
(五)明確崗位職責,加強專職委員隊伍建設。村(社區(qū))殘協專職委員崗位是為殘疾人服務的工作崗位,主要職責是協助殘協主席、副主席做好轄區(qū)內的殘疾人工作,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各項惠殘舉措,掌握殘疾人基本情況,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相關服務。村(社區(qū))殘協委員中至少明確1名為專職委員,負責殘協的日常工作,其他殘協委員配合專職委員開展工作。專職委員要熱愛殘疾人事業(yè),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強的工作能力和奉獻精神,能夠履行崗位職責。要配強配齊專職委員,規(guī)范選聘辦法,在勝任工作的前提下,要優(yōu)先選聘殘疾人或殘疾人親友擔任。加強專職委員管理,建立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堅持績效評估和殘疾人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實行能進能出的動態(tài)化管理,接受社會監(jiān)督。通過公益性崗位就業(yè)、提高補貼標準等途徑,解決好專職委員的待遇問題。
(六)加強村(社區(qū))殘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訓,增強履職能力。將村(社區(qū))殘協負責人和專職委員的教育培訓納入殘聯系統教育培訓計劃,對殘協主席、副主席、專職委員、殘協骨干等開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深化理論武裝,提升政治素質,增進工作交流,加強殘疾人工作政策業(yè)務培訓,掌握殘疾人工作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習運用社會工作方法,提高履行職責、整合資源、服務殘疾人的能力。鼓勵、支持專職委員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yè)水平考試、公務員考試和學歷教育等。發(fā)揮“專職委員在線培訓平臺”作用,加強專職委員教育培訓。
三、組織實施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地殘聯、民政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村(社區(qū))殘疾人工作和殘協建設的重要意義,積極爭取黨委和政府的重視與支持,將其納入城鄉(xiāng)社區(qū)治理與殘疾人工作大局和地方殘聯改革工作之中,加強領導,統籌謀劃,制定具體工作措施,穩(wěn)妥有序推進殘協建設,在2022年底前實現村(社區(qū))殘協建設全覆蓋。
(二)納入“兩委”工作,統籌推進。推動殘疾人工作和殘協工作納入村(社區(qū))“兩委”工作,統籌推進。各地民政部門要支持殘聯加入當地城鄉(xiāng)社區(qū)治理工作領導議事協調機制,殘聯、民政部門要積極推動政府將殘疾人工作納入村民委員會(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承擔的社區(qū)工作事項清單以及協助政府的社區(qū)工作事項清單,并做好落實工作,實現殘疾人事業(yè)與村(社區(qū))各項事業(yè)融合發(fā)展。
(三)多措并舉,做好保障。各級殘聯、民政部門要積極協調各方面力量,為村(社區(qū))殘協開展工作和活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積極推動將村(社區(qū))殘疾人工作經費納入當地政府財政經費預算。殘聯要積極發(fā)揮各專門協會的作用,加強各專門協會與村(社區(qū))殘協的聯系互動,發(fā)揮貼近本類別殘疾人的優(yōu)勢,深入了解本類別殘疾人的需求和愿望,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探索采取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村(社區(qū))殘協參與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承接助殘服務項目。
(四)示范推動,分類指導。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注重示范推動。在推進過程中,可選取部分村(社區(qū))殘協進行典型培育,總結經驗做法并加以推廣,推動整體提升。要注重分類指導,圍繞加強殘協建設的主要任務,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時間進度,逐級壓實責任,抓好落實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點的殘協建設和治理機制。
中國殘聯
民政部
2020年5月15日
![鄭州外資企業(yè)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http://www.dyerandpostasalon.com/weixin.jpg)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